热门关键词:
作为连续三年的区域性特色品牌活动,本届咖啡节以“咖啡+”为核心理念,依托虹桥国际咖啡港的产业集聚优势,通过“1+2+X”多元活动架构,融合产业论坛、消费体验、文化跨界等多维场景,再度为申城注入兼具国际视野与城市温度的咖啡文化新活力。
2025年虹桥国际咖啡文化节主要活动集中在5月举办。活动期间将开展“1+2+X”系列活动,即1场开幕式+咖啡产业论坛、2个主场、X场“咖啡+”特色活动。
虹桥国际咖啡港今年在继续举办全球咖啡产业论坛基础上,还将新增第二届“中国之选”TOC全球生豆咖啡大赛,升级参赛规模,汇聚16个国家、85个不同产地的咖啡豆,真正做到“在上海、品世界”,赋能咖啡港生豆贸易;同时段,在云南保山将举行云南瑰宝咖啡生豆大赛(云南卓越杯试点赛),今年该赛事首次在云南举行, 先前虹桥品汇已通过选拔赛从全国200多名咖啡师中选出12名国内评审,他们将赴云南实现上海与云南的“双向奔赴”。
虹桥品汇相关负责人介绍,咖啡港以“咖啡+”模式打造国际化交流平台,通过上海国际咖啡文化节等品牌活动,融合“咖啡+文旅商体展”多元业态。连续承办办上海国际咖啡文化节、全球咖啡产业发展虹桥论坛等品牌活动。自办IP活动“中国之选”全球咖啡生豆大赛(TOC),2024年赛事吸引16国65个庄园参与,推动中国口味在国际舞台的话语权。通过活动,促进了行业交流。本次会议上,他们将倡议成立虹桥国际咖啡联盟,联动种植、加工、贸易、品牌全产业链伙伴,共同构建开放协作的产业生态圈;共享市场资源,打破行业壁垒,畅通产销对接;共建核心能力,推进技术升级、品牌培育与人才孵化;共塑行业标准,建立质量认证体系与贸易便利化规则。
今年“咖啡+”场景从去年的12场扩容至16场,深度融合文旅、商业、体育、艺术等多元业态。
文旅融合:今年的保山市咖旅融合宣传推介活动,首次加入文旅专场,既推动沪滇两地产业协作,也推动文旅融合;
交通枢纽再升级:“抵达上海的第一杯咖啡”首次进驻虹桥机场T2航站楼,推出“咖啡+戏曲快闪”,让旅客在味蕾与听觉的双重体验中感受上海文化魅力;
长三角青年社交:“爱在大虹桥”青年爱情节首次辐射长三角, 将携手 南浔、长兴、吴江、姑苏 共同举办。 以“ 青春·无界·共创 ”为主题,聚焦青年需求,搭建交流平台,打造一场集文化展示、创意互动、科技体验、美食娱乐于一体的青春交友盛会。
本届咖啡节拓展“咖啡+”文化场景,通过“文化+新质生产力”,推动传统文化与科技融合。
AI音乐大赛 围绕虹桥国际咖啡文化节主题面向全社会公开选拔,已评选出20首入围奖、5首人气奖 ;
戏曲IP再创新:继去年毛猛达脱口秀专场后,今年邀请京剧名家胡璇、越剧名家韩婷婷打造 “戏咖有戏——我给咖啡加点戏”专场演出, 以咖啡文化为媒介,通过沉浸式戏曲体验形式,让 白领、居民 在休闲场景中感受戏曲魅力。
自2023年启动以来,虹桥国际咖啡文化节始终秉持“政府支持、企业参与、市场运作”的运作模式,形成市、区、街道三级联动的协同机制。通过聚焦产业、人才、文化三大维度,叠加“城市温度”的人文表达,成功打造出差异化的咖啡节IP。
相较于全市其他区的咖啡节活动,虹桥国际咖啡文化节特点明显,即聚焦产业、聚焦人才、聚焦文化,凸显城市温度和城市情怀。
在产业集聚方面,虹桥品汇打造的虹桥国际咖啡港具有产业集聚优势,承办“全球咖啡产业虹桥论坛”,发布和解读“咖啡产业白皮书”,建立咖啡产业互联网平台,发布了“百城万店”计划, 对接近千家精品咖啡馆和咖啡角,提供一站式服务,带动贸易额30亿元。
在人才培育方面,虹桥品汇建立了咖啡人才培训基地和就业孵化基地,通过竞技比赛推动技能培训和认证,实现“赛证融通”, 目前已考核认证7000多名专业咖啡师。
在文化破圈方面, 拓展 “ 咖啡+ ” 文化场景 ,深度激活文化创意、体育赛事、商业消费 等领域 资源 共同汇入。
据龙湖虹桥天街相关负责人介绍,2024咖啡节期间,客流同比提升7%,环比9%,全馆咖啡品牌销售同比提升17%。
此外,“抵达上海的第一杯咖啡”公益品牌已成为城市温度的象征。该活动联合书法家,在虹桥枢纽现场书写春联、福字,为春运旅客、城市建设者等群体送上人文关怀。
一杯咖啡,连接的不仅是产业与消费,更是一座城市的开放胸怀与人文温度。虹桥国际咖啡文化节的三年蜕IM电竞网站首页变,折射出上海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多元路径。当一杯咖啡既能承载产业升级的“硬实力”,又能传递城市温度的“软实力”,其背后是超大城市治理者对“产城人文”融合发展的深刻洞察。期待这一“咖啡IP”继续发酵,为城市发展注入更多创新与温暖的因子,让“在上海,品世界”的愿景成为现实。
咨询热线
028-85449366